昨晚可能是球迷最痛心的日子,梅西和C羅兩大球星攜手出局。我看了法國和阿根廷的圖文直播,關于這場比賽本身的內容,作為偽球迷就不多說了。
出于習慣和好奇,我在用各大APP看圖文直播時,順手把當時參與直播的人數(shù)給截屏了。事后感覺這組數(shù)據非常有意思,就簡單展開分析了一下,從中或許能管窺出國內移動門戶競爭的一些態(tài)勢。
套用一句俗話,那就是:屬于梅西C羅的時代結束了
網易新聞老當益壯,參與人數(shù)意外遙遙領先
真的是萬萬沒想到,網易新聞APP居然是昨晚法阿之戰(zhàn)直播人數(shù)最多的一家。
我第一次截屏是在23點17分左右,當時參與人數(shù)就達到600萬,遠超267萬的今日頭條和255萬的騰訊新聞。由于比賽精彩不斷而進入高潮,不少人不甘于在朋友圈看比分而選擇直接看直播,各家APP上的在線人數(shù)都顯示出增長態(tài)勢。我的第二次截屏是在23點51分,網易上參與觀看直播的網友猛增到近960萬人。
這個數(shù)據有多嚇人呢?要知道第三方機構艾瑞網的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網易最新的月度獨立設備數(shù)也不過9400多萬臺,意味著可能有超過10%的月活用戶同時在線觀看這場比賽的直播。之所以說可能,那是考慮到網易的人數(shù)顯示可能包括PC站點的網友,而網易PC站點的流量仍比較可觀。
數(shù)據來源:艾瑞網
在今日頭條異軍突起之后,有人說將來是資訊類產品是騰訊和頭條的天下。理由是:前者有龐大的用戶基礎,而后者有著產品優(yōu)勢。我卻堅持認為網易可以從中搏得一席之地,原因很簡單,網易獨特的用戶文化能夠凝聚住用戶,不被其他產品吸引而流失。
現(xiàn)在看來,網易始于PC時代的跟帖傳統(tǒng)并沒有因為移動化的轉型喪失,網易跟帖仍然是業(yè)內神一般的存在,甚至還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還得到了加強。同樣一條熱點新聞,可能流量不如其他APP,但互動的熱度卻毫不遜色。而昨晚的比賽在線人數(shù)更是用強大的數(shù)據說明了這一點,很好,請大黃易繼續(xù)保持下去。
新勢力今日頭條崛起,搜狐如梅西C羅般老去
今日頭條的崛起是移動資訊類產品的大事,這次世界杯焦點戰(zhàn)直播也顯示出了它的江湖實力。在線人數(shù)居然超過了傳統(tǒng)老大騰訊,僅次于社區(qū)文化濃烈的網易新聞,這中間有意外因素(后邊會講到),但還是令人有些震驚。
同樣是艾瑞網的監(jiān)測數(shù)據,今日頭條最新的月度獨立設備數(shù)為近2.15億臺,而在23點31分時其在線人數(shù)達到了392萬人,相當于月活用戶的2%。今日頭條用戶的組成成份復雜,愛好和關注點比較分散,加上基本以移動用戶為主,能達到這個比例已經很不錯了。
這表明今日頭條的用戶粘性在增強,一些人漸漸形成了凡事上頭條的使用習慣。以前大家是看資訊而上今日頭條,而現(xiàn)在看娛樂看體育比賽也開始選擇今日頭條。這正是今日頭條所希望看到的,意味著流量價值的進一步提升。內涵段子用戶的互動水平,可能國內僅次于神一般存在的網易跟帖。而從今日頭條的互動內容(不是指本場比賽的互動,本場比賽我沒有留意各家的互動情況)來看,內涵段子的高質量用戶人群已經回流。
相對應的是以搜狐為代表的傳統(tǒng)門戶的老去,搜狐新聞目前的月度獨立設備仍有6900多萬,但是昨天的直播參與人數(shù)卻只有區(qū)區(qū)6萬人,最后高潮時刻仍沒能突破10萬,完全沒有當年門戶霸主的風采。其實搜狐還不是最慘的,當年的門戶還有幾個能記得TOM和中華網呢。
騰訊新聞的在線人數(shù)略低,但未真正反映實力
說實話,騰訊新聞這次的直播人數(shù)有些出人意料之外,居然落在網易和今日頭條之后。按說,騰訊有著國內最龐大的用戶群體,而且騰訊新聞APP安裝量在資訊類中也排名第一,哪怕關注世界杯的用戶比例較低,也不可能這么少的用戶參與。
不過,這次騰訊新聞的在線人數(shù)較低是有一些客觀原因的。
與其他APP想方設法地聚攏流量不同,騰訊新聞非常大度地為其他公司的產品進行導流。這次騰訊新聞在直播時置頂了兩條導流廣告,分別是央視影音和咪咕視頻的。兩條導流廣告的強行插入,使得文字直播的內容在首屏只剩下了可憐巴巴的兩行。如果只考慮到觀看圖文直播的用戶體驗的話,我想這個產品經理或是運營經理完全有理由殺了拿來祭天。
這個“取消關注”是我的心頭之痛,拜托各位點左邊
與改版后公眾號首頁刺眼的“取消關注”一樣,這兩條導流廣告對于用戶的誘導暗示非常明顯,似乎在對著用戶強調說視頻看著更爽,你們別在這看圖文了,趕緊去央視影音和咪咕視頻那邊看視頻直播多好。坦白說我自己其實也更想看視頻直播來的,但因為住處WIFI信號很差才放棄下載視頻APP的。這樣因導流廣告而減少的人數(shù)大概有多少,我不得而知,但應該不在少數(shù)。
因此,盡管受到了今日頭條等產品的沖擊,但騰訊新聞的真正實力被低估,322萬人不是它的真實水平。
移動門戶戰(zhàn)略當立,騰訊、百度、頭條終有一戰(zhàn)
俗話說一葉窺秋,通過昨晚這場法國阿根廷焦點之戰(zhàn)的各家數(shù)據,結合其他信息,也能分析出一些發(fā)展趨勢。以下是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1、資訊類APP正朝著移動門戶的方向發(fā)展
嚴格意義上說,單純的資訊類APP已經不存在,各家的產品內容和功能都在不斷增加。自媒體、視頻、問答、直播、游戲等新內容紛紛加入,用戶的社交功能普遍得到了強化,資訊的分類越來越像曾經的門戶網站?;蛘呶覀兛梢赃@么說,資訊類APP之爭,已經不是單純的資訊內容競爭,而逐漸演化為全方位滿足用戶需求的移動門戶之爭??梢灶A見,各家的資訊APP不再是原來的一個移動產品,而是成為產品矩陣中最重要的移動門戶,是流量和用戶的大本營。
2、今日頭條是從資訊產品向移動門戶轉型較好的一家
不管我們對今日頭條的產品屬性怎么看,但不得不承認目前它是從資訊產品向移動門戶轉型中做得較好的一家。今日頭條的增長已經接近瓶頸,它意識到了技術并非萬能,很早就開始重視社交功能和社區(qū)文化的建設。內涵段子的關閉,自然是損失,但也帶來了意外的好處,那就是前面說的大批內涵段子用戶被迫轉移到今日頭條,帶動了互動熱度、豐富了社區(qū)文化。
3、競爭將在騰訊、百度和頭條之間展開,網易是不容小視的存在
未來移動門戶之爭,或許會影響到今后國內互聯(lián)網的格局。我的看法是將在騰訊、百度和今日頭條之間展開,而網易仍將作為倔強的蘿卜而獨立存在。一點資訊和新浪新聞還得加油,否則有可能被邊緣化。相對來說,沒有阿里什么事,畢竟它在這方面基因過于貧乏,除非它收購了某家公司。但這種可能性不大,一來合適的標的極少,二來收購了也未必是好事。
騰訊新聞的用戶基礎優(yōu)勢仍在,但短板是運營。其實騰訊互動的質量還可以,但積極性不是很高,需要在產品層面上重視用戶文化。百度的情況與騰訊有些類似,百度APP的月度獨立設備數(shù)達到了4億多,但用戶文化的短板更加明顯,加上需要先要完成搜索工具的蛻變,付出的努力更多一些。
內容只是基礎,而用戶文化運營將是關鍵因素
從傳統(tǒng)門戶的興起、巔峰到衰退,再到如今的移動門戶之爭,互聯(lián)網業(yè)態(tài)似乎走過了一個輪回,只是從PC輪轉到了APP。當門戶衰敗時,有人高喊門戶已死,但如今看來,改換的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商業(yè)的競爭本質始終沒有改變。
移動門戶如果只有內容的堆砌,而沒有運營和社區(qū)文化將無法長久。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共同的興趣、情感甚至價值觀,才是連接用戶的最好產品紐帶。內容的質量和數(shù)量固然重要,早期確是產品突圍的關鍵成功因素,但后期則成了必要生存因素,而關鍵成功因素則變更或者說升級為產品文化的培育和扶持。網易系列產品能在BAT和頭條系的擠壓下保持著生命力,則恰恰與以網易跟帖為代表的特色文化被長期傳承下來息息相關。
而當在放棄最具有活力和社區(qū)文化的搜狐圈子的那一刻起,搜狐作為互聯(lián)網門戶的未來命運便已注定。即便是搜狐最早啟動移動化戰(zhàn)略,但終究失去了這場龜兔賽跑的勝利。不禁讓人心生感嘆:和梅西、C羅一樣,屬于查爾斯和搜狐的榮光年代已經過去。
說明:抱歉,由于事先沒有準備,導致收集的數(shù)據不是很全;比如未下載新浪新聞,忘記去百度APP查看,沒能同步收集各APP網友互動的數(shù)據。
【作者介紹:螞蟻蟲,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螞蟻蟲miniant-cn)】
- QQ:61149512